20 「熟讀《唐詩三百首》」

「熟讀《唐詩三百首》」

學寫舊詩,首先要多讀,以至能背誦若干。俗語云:「熟讀《唐詩三百首》,不會吟詩也會偷。」「偷」者,偷師也,借鏡也;佳作便是老師,便是鏡子。連讀也讀得少,怎能去寫呢?

詩分唐宋,風格韻味有異。我覺得唐詩有如壽眉,宋詩有如齋啡。前者人人皆可入口,後者則慣飲者才特嗜。先讀家喻戶曉的《唐詩三百首》,再想多讀可選沈德潛的《唐詩別裁集》。至於宋詩,錢鍾書的《宋詩選注》,是上選。古詩,也是沈德潛編的《古詩源》,其中的《古詩十九首》和陶潛詩,是典範之作。在上述的閱讀中,如特別喜愛某一詩人的作品,可進而讀其選集,如李白、杜甫、蘇軾、陸游等。

假如興趣愈來愈濃了,去讀一讀詩話,會使興趣更濃。這類書,大多寫及詩的解析欣賞和遺聞軼事,如《詩人玉屑》、《歷代詩話》、《清詩話》、《苕溪漁隱叢話》等。

關於背誦,我有一個年輕時的經驗。把喜歡的舊詩用錄音機錄下來,絕律重複錄三數次,長的古詩只一次,閒時播出,多聽了便很容易背出來。一些舊詩,難一讀即懂和領略其佳處;倘能背,不時背誦出來,漸漸便懂得和領略得。

讀舊詩,首先要清楚了解每字每句的含義。其次,是能賞析其主旨、情意和詩境,簡單來說,能分析欣賞得為甚麼寫得好、好在哪?要借助註釋,同一詩集有多種註釋本,如《唐詩三百首》,最好兩三本互相參照,或會各有歧義,便擇其自以為善者而從之。讀絕律時,還該以其格律,去印證和加強自己的認識。

我談過,學寫舊詩,應從七絕入手,再進而各種近體詩。這樣,就不能不一定要摸通絕律的格律:平仄、各種絕律每一句的平仄排列、「一三五不論,二四六分明」、何謂「對」和「黏」,不可犯「孤平」和「三平落腳」、對仗、用韻等等;如何「拗救」,暫可放在一邊。上述的格律,大部分我在一月十七日《世紀》版的《我怎樣教小學生平仄和舊詩格律》談過,如沒有剪報,可去讀我的結集五《悲欣交集》或選輯二《隨風潛入夜》面的三篇文字。在此不贅。

關於平仄,我用「合晒合尺」的方法去分,這是根據粵音,不適用於普通話。本來普通話分陰、陽、上、去,陰陽屬平,上去屬仄,但寫舊詩根據古音,往往有出入。我的普通話很「普通」,說不出究竟來。有人說,粵音近唐音,所以寫舊詩,比說其他方言的人「數」。

至於押韻,我很執,認為應以平水韻為標準,而不是今韻。我沒有去強記各部詩韻,只根據同一首詩中所押各韻,去推判其同屬一韻。有疑問時,才去查韻書,如《增廣詩韻全璧》或《佩文韻府》等。

對仗,多讀律詩,注意第三四、五六句,便可找到門徑,還學會寫對聯。

不必太花時間去學寫舊詩,只視為生活上的調劑消遣即可。《詩詞格律快捷入門》和《詩詞讀寫叢話》,這兩本書可以一讀。

二○○五年十月二十九日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