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 行乞怪招

行乞怪招

這本來是一個笑話,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寓言,更可以視為針砭世間醜態的一篇雜文。
宋代宋徽宗時候,淮河北岸有一個讀書人,名字叫做楊(音勉)。他中年得了一個很奇怪的病,每一說話,肚就會發出聲音,說出同一句的話。數年間,這聲音愈來愈大。

一天,他遇見一個道士,被發現了這情形。道士很吃驚,對他說:「你的肚裏有一種蟲,叫做應聲蟲。假如再不去醫治,久了,不但有生命危險,而且還會傳染給妻子和兒女。現在,我教你一個醫治的方法。你去找一本《本草經》(或稱《神農本草經》,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藥典,成書於漢代,其後歷代均有增益,共收藥三百六十五種),從頭到尾讀一遍。讀每一種藥名,肚裏都有回聲;一直讀到沒有回聲的那一種藥,便立即去服食。」

楊遵照道士的話,去找了《本草經》來讀。這就像他平時說話一樣,每讀出一種藥名的時候,肚都發出這藥名的回聲。一直讀到「雷丸」(一種草藥,味苦,殺蟲治腹痛),卻沒有回聲的反應。於是,他立即去服食這藥;不久,病便痊癒了。

一次,楊去長汀地方,路上遇到很多人在圍觀,便上前去看個究竟。原來有一個乞丐,坐在地上說話,慢慢地說了一句又一句。他每說完一句,肚子就發出同樣一句的回聲,正好像楊以前患過的病一般。圍觀者都覺得很奇怪,認為是一種絕技,紛紛施捨。

圍觀者散去後,楊對乞丐說了自己過去患病的經歷,教他服食「雷丸」去醫治。乞丐辭謝了,說:我並不是不相信你的話。我貧窮而沒有別的技能,只靠着這方法,也可以說是靠這病來行乞,解決衣食。假如醫好了這病,我反而會因此餓死的。

這故事,最早見於唐代的《朝野僉載》和《隋唐嘉話》,後見於宋代的《循齋閑覽》,可見因其寓意而頗為流傳。明代馮夢龍加以改寫,收入《笑史》,並加上評語說:乞丐為了衣食,有病卻死而不悔,這是情有可原的。世間的趨炎附勢者,為了私利,不是就像病患者肚裏的應聲蟲嗎?這樣的病患者,肯服食「雷丸」的,又有多少人呢?

最後的一句,問得很好!位高者,不但不肯服食「雷丸」,反而在身內身外,豢養一批又一批的應聲蟲;不但不以為是病,反覺自己聲勢浩大,也不是為了私利嗎?他們知道這病是會死人和傳染的嗎?

二○○三年四月二十九日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