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 前言

前言

這是我在《明報˙三言堂》見報文字的第九本結集。書名《江山無限》這四個字,來自三十五、六年前的一首舊作七絕《無題》,見本書的《代序˙「西北高樓清怨絕」。這首詩的四句,都是讀過的舊詩詞,與當時對現實的感觸,結合而寫成。

第一句:「西北高樓清怨絕」。前四字,出自《古詩十九首》之五。後三字,出自魯迅的《悼丁君》:「如磐夜氣壓重樓,剪柳春風導九秋。瑤瑟凝塵清怨絕,可憐無女耀高丘。」三三年,丁玲在上海被捕,後盛傳在南京遇害,魯因而作此詩以悼之。「西北高樓」,肅殺、孤寂、寒冷;「重樓」,則被沉重的「如磐」的黑暗覆壓着。「無女耀高丘」,見《楚辭˙離騷》:「忽反顧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無女」(到了閬風山上,回顧郢都,想起楚國無與己同心的忠貞者,流下了淚)。魯常用此典故,以喻戰友的零落而感到孤寂,如《湘靈歌》:「高丘寂寞竦中夜,芳荃零落無餘春」。「清怨絕」:清越幽怨的絃歌之聲,沒有了。

第二句:「茫然拔劍幾徘徊」。出自李白的《行路難》:「金樽美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。停杯投筯不能食,拔劍四顧心茫然。欲渡黃河冰塞川,將登太行雪暗天。開來垂釣碧溪上,忽復乘舟夢日邊。行路難,行路難,多歧路,今安在?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雲帆濟滄海。」在「欲渡黃河冰塞川,將登太行雪暗天」,

「行路難,多歧路」的處境中,難免「茫然拔劍幾徘徊」。兩年多前,在我的《和友人贈詩並七十自壽七絕三首》中,有這樣的兩句:「劍氣未闌驚髮白」,「望斷天涯路一條」。三十多年了,亦即我現有生命的一半,那時候拔出的劍,至今「劍氣未闌」;那時候雖曾「幾徘徊」,其後也沒有「長風破浪」、「直掛雲帆」的際遇,卻一直「望斷天涯路一條」地往前直走,到了「髮白」的今天。這是源於甚麼的力量呢?

第三句:「江山無限憑欄處」。出自李煜的《浪淘沙》:「簾外雨潺潺,春意闌珊。羅衾不耐五更寒。夢裏不知身是客,一晌貪歡。 獨自莫憑欄,無限江山,別時容易見時難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」一般註釋,「莫」都解作「暮」。這個亡國之君,在日落時分,「憑欄」眺望那「別時容易見時難」的「無限江山」,當然難堪,感慨萬千。但我卻是完全相反的感情,時刻無忘故國,即使無「欄」可「憑」,也在心中天天遙念祖國和在這「無限江山」活着的同胞。這就是我「幾徘徊」之後,繼續在那「路一條」上,沒有改變方向,沒有停止過腳步,能始終走到今天的力量的泉源。

第四句:「急雨狂風燕不來」。觸發自岳飛的《滿江紅》:「怒髮衝冠,憑欄處,瀟瀟雨歇」。他面對的是「瀟瀟雨歇」,我面對的卻是「急雨狂風」。在那漫天「急雨狂風」的「江山無限」,連草木都被淹沒拔起,怎還有甚麼報春的燕子飛來呢?甚麼時候才有報春的燕子和春天啊!「江山無限」仍是我的力量的泉源,但卻從另一個角度去汲取力量。

三十五、六年前,亦即上一世紀的六七、六八年間。那是一個怎麼樣的歷史時代、怎麼樣的「急雨狂風」,大家都知道的。我想起這一首舊作,因為它寫於我既有的生命的中點,是已逝去的生命的一個關鍵時刻,在回顧中去自勉。我還把這一首舊作,印在○三年的自製聖誕卡上,借作紀念。以此命名這本結集,對自己來說,是有點意義的。

附錄兩篇。一是《民主派的策略與前景》——《開放》雜誌總編輯金鐘的訪問。○三年七月一日,以「反對廿三,還政於民」為主題的五十萬人大遊行,迫使董建華特區政府,撤回原訂於七月九日,提交立法會通過的《廿三條》立法。這是八九年支援中國愛國民主運動以來,最聲勢浩大的群眾行動,必將成為香港歷史的里程碑。七月十八日,金鐘兄來訪問,根據錄音整理出此稿,題目和小標題是他加上去的。當時,董建華只暫時擱置立法,其後才撤回,大抵要在○四年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後,避去「保皇黨」會因此失票,才再提交。我說了一些看法,可以作為歷史的小小記錄。

其二是游順釗兄的《十億舜堯今何在!》。他每年都為「六四」事件,寫一篇悼念文章,這一篇是為十四周年紀念而寫的。據悉:他將會把歷年所寫的,譯作英、法文,於十五周年紀念時,印作單行本出版。

封面的照片,拍於「七一大遊行」起步前的司令台上。

二○○四年一月四日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