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 一本書的出版

一本書的出版

其實不是一本,而是兩本。《文壇雜憶初編》及其《續編》,不是甚麼名作鉅篇,但那出版經過,最低限度是我,很受感動。

該書類似鄭逸梅的《藝林散葉》,收輯近代文壇老一輩人物的小掌故,但後者是一人之作,前者卻是一百二十多人供稿的結集。這批作者,逝者以卒年計,平均年齡達八十一歲。

恕我孤陋寡聞,編者顧國華,似未見經傳,只是一個愛讀書的普通老百姓。一九八○年前後,他在與前輩的談話中,聽得很多前所未聞而又很有趣的掌故。深感任其湮沒,十分可惜,遂發願加以蒐集,使之成帙。八三年,發出一則油印的徵文啟事,經兩年多,拼湊得一卷資料,並繼續幹下去。至九七年,已得十五卷。

最初,不是印刷出版的。來稿中,一筆不苟者有之,潦草難辨者有之,毛筆、鋼筆、原子筆、鉛筆均有之,原稿紙、白紙、甚至香煙包也有之,極需整理。幸得友人義務協助編輯和繕清,用掃描油印,仿古書線裝,印出一卷便寄一卷,給聯繫上的各地老一輩學者文人。各卷陸續印出,反應甚佳,供稿者也愈來愈多。錢鍾書給以的評語是:「亦頗有佚事可觀,足廣異聞。」吳祖光讚之曰:「自選自編自印自發,實為海內首見。」

顧只是一個普通受薪階層,經濟並不寬裕,自費油印、釘裝、郵寄的支出頗大,因此常與持家的妻子發生爭執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妻子終於被感化,由反對到理解,由理解到支持,後來還自願擔任釘裝工作。

一些收到書或風聞此事的人,或寄書款,或寄款贊助,或來信說由其發起捐款集資,但都被顧一一退回或婉拒。他想到:各人的經濟狀況不一,倘收了或發起募捐,恐怕會引起不便或誤解,影響了以後的稿源。所以,始終以個人之力,堅持下去。

他的最大回報,是收到各地作者和讀者所贈的書畫墨寶、拓片印璽等,一百多幀,給以他極大的鞭策和鼓勵。

現在,此書已由上海書店出版社,略經篩選,輯為十二卷,分《初編》、《續編》兩冊出版。兩冊書前,都附印有贈與編者的一些題詩、題詞、拓片、陶印等。

這也可算是,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蹟罷?

二○○○年四月一日

《三言堂》的「一言」(之五)悲欣交集(2001年1月初版)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