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 花木蘭自殺?

花木蘭自殺?

「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。不聞機杼機,唯聞女歎息。……雄兔腳撲朔,雌兔眼迷離。雙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」這一首《木蘭詩》,不是從課本讀來的,至今仍能一字不漏背出。也許是,故事動人,形象鮮明,聲韻抑揚,文字淺易,而且很有民謠風格,小時在課外書看見了,朗誦幾次,便經近六十年還一直記得。士尼很有眼光,把這忠孝雙全的女英雄的故事,拍成卡通片,讓她走向世界。

「木蘭不用尚書郎,願馳千里足,送兒還故鄉。」她回家後,下半生怎樣了呢?很少人提及。最近讀得一則野史,可謂大煞風景,有甚於焚琴煮鶴。明代朱國楨的《湧幢小品》,卷二十一記這樣的傳說:

「脫我戰時袍,我舊時裳。當窗理雲鬢,對鏡貼花黃。出門看伙伴,伙伴皆驚惶。」她女扮男裝的奇事,奏報隋煬帝。煬帝召她入京,要把她納入後宮做一名嬪妃。她不從而自殺了。煬帝驚憫,追贈為「孝烈將軍」。鄉人建「孝烈將軍廟」,每年四月八日拜祭,據云這是木蘭的生日。

我極力使自己不相信這個傳說:朱是明人,距隋代已遠,這樣寫有甚麼根據呢?《清一統志》說木蘭是穎州譙郡人,在那地方,就確實有一所紀念木蘭的悲劇的「孝烈將軍廟」。

我再想:木蘭代父從軍時,最小也該有十五、六歲了。「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蘭是女郎」,征戰了十二年,凱旋時便是二十七、八歲,在那年代應被視為老處女。再加上,「萬里赴戎機,關山渡若飛。朔氣傳金柝,寒光照鐵衣。」戰士的生活是艱苦的,她大抵已滿臉風霜,不是一個美貌如花的少女了。為甚麼隋煬帝還看上她,強納為嬪妃呢?

與一位朋友偶然說起,他譏笑我不懂極權者的心態。極權者有無限的佔有慾,要把一切奇珍異寶佔為己有,即使並不去欣賞把玩,也先佔有了才算。這是一種虛榮感,這是要顯示自己的無上權力的行為。隋煬帝迫死木蘭,並不是喜歡她,不是因為她年輕貌美,只覺得佔有她,也就是佔有了她的榮耀。

我仍不肯相信這是事實,自我解說:人民借此去譴責隋煬帝的荒淫無道而已。

二○○○年一月廿九日

《三言堂》的「一言」(之四)去尚纏綿(2000年7月初版)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