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 活着的那一隻猴子

活着的那一隻猴子

《三十一隻猴子》,十一月三十日在《明報‧三言堂》專欄刊出後,小讀者們很有一些反應,我頗覺意外。

一位朋友告訴我:他的小六的女兒,讀後很不開心,覺得故事的結局太悲慘了。我對此有歉意,但以為並非壞事。現在的孩子,知道悲慘的事太少了,知道一點,會使性格有較平衡的成長。這悲慘的結局,也是慘痛的教訓。慘痛總比歡樂難忘。記慘痛的教訓,是有好處的。

兩位小讀者,不約而同地分別寫信給我,說:太不公平了!那隻害死了三十個同伴的猴子,不但活,而且還吃得所有的桃子!我回信答他們:世上就有不少這樣不公平的事。在他們不斷成長的過程中,從歷史和現實,都會發現,好些權力、地位、利益等,也是以出賣他人而換來的。

一位小讀者來信問:活的那一隻猴子,為甚麼就是反對玩捉迷藏的那一隻?牠本來早知道,跌下懸崖是會粉身碎骨的,那麼,為甚麼牠去偷吃桃子時,沒有想到,這樣是會使三十個同伴跌死或被壓死的呢?我回信答她說:知道一個道理是一回事,能去身體力行又是另一回事。不是有「利令智昏」這一句話嗎?當那一隻猴子,抵不住誘惑,張口去貪吃桃子的時候,牠已經忘記了,自己的口正咬另一隻猴子的尾巴,關乎三十個同伴的生死。某些人做出錯事壞事來,也是一念之差,抵不住一時的誘惑而已;假如能夠清醒冷靜,便會懸崖勒馬,回頭是岸。

一班小五的同學,在老師的引導下,討論了這故事的教訓。他們的結論是正確的,我只略作補充。猴子們想出了摘得桃子的方法,這是集體的智慧。一隻咬另一隻的尾巴,合力去摘桃子,這是團結的力量。但這集體智慧和團結力量,卻被自私的一隻粉碎了,並帶來死亡的大災難。作為群體的一員,即使未能作出甚麼貢獻,也千萬不可去損害。

他們還有一些爭論:活的那一隻猴子,是否有意害死同伴,讓自己吃得所有的桃子?我不以為是有意的,否則,心腸太壞了。誰來懲罰,怎樣去懲罰牠?不必去懲罰,讓牠的良知去懲罰自己。牠怎樣去悔改贖罪呢?把這個慘痛的教訓,現身說法傳播開去。小朋友們:你們對這些爭論有甚麼意見?

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

《三言堂》的「一言」(之四)去尚纏綿(2000年7月初版)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