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 「公雞有髻不梳頭」

「公雞有髻不梳頭」

科舉時代,吟詩作對是語文的基本功,兒童自小便須學習。長者們常常以出題作詩,或出上聯命對下聯,尤其是後者,去測試他們的才智。歷史上因此留下不少神童妙聯,但大多儼然老成持重,我只選出一些仍帶有童真的,來與讀者分享。

燒鴉片的林則徐,幼年一天放學回家,見鄉人在比賽作對子。「母鴨無鞋空洗腳」,無人能對出下聯。「空」,就是白費,因鴨子不穿鞋,洗了腳一踏在地上,便又骯髒了。林想了一想,對出下聯:「公雞有髻不梳頭」。「髻」指雞冠。眾人齊聲叫好。

討伐袁世凱的蔡鍔,小時往一店舖買文具。店主對他說:「我有一個對子,你若能對得上,文具便送給你。」這上聯是:「小童生三元開泰」,「三元」是科舉考試中,鄉試、會試、殿試都得第一名,即解元、會元、狀元的合稱。蔡對曰:「大老闆四季發財」。這下聯把店主逗得心花怒放,送給他很多文具。

清末名士李仕彬,父親帶八歲的他,去給老師拜年。師母正上樓,老師隨口說:「登樓望南北」。李正吃糖果,立即回答:「行路吃東西」。

清代文人周起渭,乃對聯高手。塾師看見鄰家的母雞下蛋後,不停「穀多穀多」地叫,便出了上聯叫周去對:「母雞下蛋,『穀多穀多』,只有一個」。周看見樹上的小鳥,正「酒醉酒醉」唱得很歡,信口便對出下聯:「小鳥上樹,『酒醉酒醉』,並無半杯」。塾師興起,接又出一上聯:「山中無酒,雀子為何歌『酒醉』」?周立即答道:「家有米,母雞因此叫『穀多』」。

明代清官汪可受,七歲時,老師出上聯叫他對:「眼珠子,鼻孔子,珠子反在孔子上」。語帶雙關,「珠子」暗喻朱熹,「孔子」暗喻孔仲尼。汪的確聰敏非凡,即對曰:「眉先生,鬍後生,先生不如後生長」。不但工整,而且「先生」、「後生」也語帶雙關。

清詩詞名家朱彝尊,幼時參加府試,交卷後出試場,見有桃花,摘了一枝,剛巧知府路過,便藏在袖,但已被看見。知府裝作不知,出上聯:「小小童生,袖暗藏春色」。朱連忙對答:「堂堂太守,目中明察秋毫」。知府大讚,便饒了他。

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日

《三言堂》的「一言」(之四)去尚纏綿(2000年7月初版)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