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 《捨命》台灣版自序

《捨命》台灣版自序

  在香港九八書展,認識了台灣遠景出版集團的沈登恩兄,一見如故。《捨命陪君子》,剛在那時候出版和發售。他讀了,問我是否願意出台灣版,我欣然同意,並答應了寫這一篇序。

  這樣的一個問題,在我腦海中盤旋了許久:在全球以華人為中心的社會,台灣、香港和新加坡,在經濟和政治上,都比母體進步得多,但過去都曾淪為殖民地。澳門稍嫌差勁,那是因為宗主國沒落孱弱,殖民地的歷史也最長罷?那緣故是甚麼呢?

  我思索得的端倪,是很不願意說出來的。喪權失地,這是民族的恥辱;在異族統治下,作為奴隸的人民是痛苦的。但堅船利炮,也帶來了一些較為先進的制度、文明和文化,戰勝了摧毀了固有的較為落後的。有了這樣的基礎,一旦擺脫枷鎖,就能夠起飛。至於澳門,因為那沒落孱弱和悠久歷史,被固有的較為落後的同化了不少。

  台灣和香港,過去有不同的宗主國。以恥辱和痛苦所換來的基礎,汲取得較為先進的一些制度、文明和文化,也各有特色的罷?倘能充分溝通、交流、了解,這是不必用恥辱和痛苦,可去換得的有益的東西。

  我曾到台灣參觀選舉,記者問我:比較台港兩地,有何意見?我簡單地答道:台灣是熱烈投入,香港是嚴守法紀;倘兩地能互補長短,就很好了。

 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,是一個畢業於英文書院的「番書仔」。六十多年來,除了太平洋戰爭的三年零八個月,在刺刀和飢餓的威脅下,第一次回到故鄉廣東開平外,香港是我生於斯、長於斯、歌於斯、泣於斯的地方。也許因為經歷過民族和戰爭的苦難,比一般港人,多了一些較為強烈的民族感情。

  這本書出台灣版,我希望藉此作為一條小小的木橋的一塊木板,為台港兩地的溝通、交流、了解,起一點點的作用。我更希望藉此,讓台灣的同胞們知道,在香港有着我這一類的中國人。

  謹此為序。

  沈兄建議:上述序文,應在我的專欄刊出。我以為,其中也有可供香港讀者參考的一些話,於是遵命照辦。

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九日

猶吐青絲

《三言堂》的「一言」(之二) 司徒華

頁 PAGE 1 / NUMPAGES 1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