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5 鼓掌與「小人」

鼓掌與「小人」

那天,在熒光幕上,看聽王見秋,宣讀他的辭職聲明。對聲明中「問心無愧」這四個字,甚覺刺耳;對宣讀聲明後響起的那一陣掌聲,更感愕然。

能夠做到「問心無愧」,並不是自我感覺良好那麼簡單。首先,是心中有一個正確的是非標準;其次,能去「問心」,亦即自省;最後,有羞恥之心,才是一個會慚「愧」的人。做了某些事,本該有「愧」的,仍然死說「問心無愧」,只反映出其人的是非標準、毫不自省、無羞恥之心。

羅乃萱在其《經濟日報》的專欄,寫了一篇《無功不受祿》。她說:管教嚴謹的父母,嚴禁子女無緣無故接受他人的禮物,尤其是貴重的禮物。如果不這樣管教子女,反而去享受子女所得,更樂此不疲,不禁使人懷疑,是否在慫恿子女這樣做,其操守可見。

鼓掌是無言的鼓勵、稱讚、欣賞、高興。王多次用了「喪禮」這名詞,使我想起,在喪禮中,即使祭文、悼詞、致謝等怎樣精彩動人,也不會有掌聲的,因為那是一個哀痛的時刻。那天在發表聲明後發出掌聲的,大抵是站在王背後的,他們大多數是「挺王」的。為甚麼鼓起掌來呢?是否對王的辭職,表示鼓勵、稱讚、欣賞、高興呢?抑或幸災樂禍和如釋重負呢?

一個平機會的委員,就是那個揚言可以趁被強姦而去大享受一番的醫生,據聞也就是他向董建華推介王擔任平機會主席的。假如他還稍有自知之明,便不會赤膊上陣那麼大力去「挺王」。市民對他的反感,已沉積得那麼厚,他的「挺王」,只會使人覺得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,產生負面的效應,幫倒忙。

還有一位女的「挺王」委員,當輿論要求王辭職時,大叫:「不要中小人之計!」這不但是「陰謀論」的慣性思維邏輯,也暴露出其劃分「君子」與「小人」的界線。她當然認為王是「君子」了。現在,這「君子」明知是「小人之計」,也去「中」了,為甚麼呢?其實,倘真的要去找出「小人」來,其中大有人在。

王在辭職聲明中,說到「被離棄」。是誰「離」了他,「棄」了他呢?有報章評論:董建華在七一大遊行後學乖了,這次是「壯士斷臂」,甚至加以勸退,以免「惹屎上身」。這的確有點近似「小人」的行徑。

這事件,繪出了一幅《百醜圖》。

二○○三年十一月十三日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