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8 關於李慎之

關於李慎之

今年(○三年)四月廿二日,他病逝北京,享年七十九。我曾推介過,他的《風雨蒼黃五十年》和《革命壓倒民主》。最近,《懷念李慎之》(丁東編、時代潮流出版社)在港出版,收輯悼念文章七十多篇。他被譽為「我們大家的公民課教師」、「一個真正無負於歷史的人」、「時代的靈魂、人類的良心」、「最後的士大夫」。讀該書,可了解其人及國內思想界一些狀況。

四五年燕京大學畢業,四六年入重慶《新華日報》工作,同年赴延安,四八年入黨。歷任新華社國際部編輯、副主任,朝鮮板門店談判代表黃華的顧問,《參考資料》編輯。曾隨從周恩來、鄧小平、趙紫陽外訪,任秘書、顧問或特別助理,因此被稱為「三朝元老」,是國際問題專家。七九年,鄧小平訪美,說:曾隨從過周恩來外訪的,都要帶去。這時,李還戴着「右派」帽子,也去了;回來下機,接機的人開口就說:你的「右派」帽子摘掉了。

原名李中,因心直口快,在延安被領導規勸,改名「慎之」,但仍免不了「禍從口出」。五七年,毛澤東派英文秘書林克來徵求意見,李提出「大民主」(即憲制民主)的建議,毛聽了,點其名而成為「右派」,故稱「欽定右派」。

七九年復出後,入社會科學院,組美國研究所,任第一、二任所長;參與十二大文件有關國際部份的起草;繼任社會科學院副院長、七屆人大主席團委員。八九年六四事件後,說:「我不能在刺刀下做官!」免去各職。

自此,致力倡議民主自由,大聲疾呼:「回歸五四,重新啟蒙。」再度評價胡適,說:「我們年輕的時候根本看不起胡適的,現在看來,我們是錯了。」「現在已進入二十一世紀,中國的民族任務與歷史任務變得很清楚,只有『改革開放,民主建國』或者說『自由主義』這一條路可走了。這樣胡適的形象與作用就不可避免地突現出來。……胡適的道路雖然迂遠,卻是無可替代的,是世界各國的必由之路。」「二十世紀是魯迅的世紀,二十一世紀是胡適的世紀。」

平反時對「光明磊落」的讚揚,說:「我沒有你們說那麼好,我的極其嚴重的錯誤,就是我曾承認了我沒有犯過的罪!」逝世前兩年,說:「我李慎之如果能再活一次,年輕時還會入這個黨,到老年還是要像他們所謂『反黨』,『反』他們的『黨』!」

他最後的一篇文章,寫於逝世前一個月:《被革命吞吃掉的兒子--懷念李炳泉》。

二○○三年十月二十三日

Share on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